华夏大学生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78|回复: 0

红十字故事|中国红十字会首任会长——盛宣怀的故事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5-6 11: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


钦命首任会长

盛宣怀建医院、办学堂的“蓝图”,通过沈敦和等红十字人的努力,很快得以实现。
1909年由沈敦和经手,在上海徐家汇路购地10多亩,设计“建造高大洋房一所”作为总会总医院。一年后,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今华山医院)落成,门诊、病房解剖房(病理室)、割症房(手术室)、蒸洗器械房(消毒室)、X光室、配药房(制剂室)、储药房、发药房、化学房(化验室)、锅炉房、浴室、殡殓所(太平间)等一应俱全,设备之精美“为沪之冠”——上海第一!


医院延聘著名西医柯师(英国籍)为内科医生,解剖专家峨利生(丹麦籍)为外科医生,血液学专家亨司德(挪威籍)为血液检验医生,克立天生女士(丹麦籍)为看护妇(护士),王培元为驻院医生,主持医院事务。
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远离市区,宜于养病,但对城区市民就医,还是不太方便。于是,1910年12月26日,中国红十字会又于天津路 80号开设分医院,解决了租界居民看病难的问题。
上海人烟稠密,夏秋之交,极易发生疫情。1908 年传染病流行,中国红十字会就在天津路316 号设临时救疫医院,对患者进行诊治。以后时疫医院每年定期开诊,就像常设机构一样,防治传染病,救活了不少人。
中国红十字会在动工兴建总会医院时,没有忽略培养救护人才这一头等大事。由于医学堂还没有上马,沈敦和等人准备采取“委托代培”的灵活方式,寻找培养途径。
德国医生宝隆,这位上海万国红十字会的积极参与者和中国红十字会一等金质勋章的获得者,给予了热情支持。于是,由他开办的同济德文医学堂,成为中国红十字会医护人才的培养基地。
1908年8月31日、9月4日,中国红十字会连续在《申报》刊登《中国红十字会招考医学生广告》,招收十五岁至十八岁身体健康,英文、算学、中文有一定基础的青少年十人,由红十字会代缴学费,进入同济德文医学堂学习医学,八年毕业后由红十字会安排工作。
1910年夏初,医学堂在总医院旁拔地而起,中国红十字会有了自己的人才培养基地。医学堂当年招生,学业为五年,首批招收具有英文基础的学生二十人,专攻医学,以柯师、峨利生、亨司德、王培元为教员。近在咫尺的总会总医院,成为他们的实习之所。

医学人才的培养固然重要,护士也是战事救护不可缺少的力量。为此,中国红十字会选拔熟悉英语、聪明好学的女孩二十人,分派到沈敦和所办的各个医院,学习护理。通过这种途径造就护理人才。
总医院的建成、医学堂的开办,特别是医护人才的培养,为中国红十字会的自立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其中耗费了沈敦和等先贤们几多心血,该是不难想象的。正是他们的努力,盛宣怀的规划才得以“落地”。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初步发展的中国红十字事业需要规范化管理。
1910年2月27日吕海寰、盛宣怀、吴重熹三大臣联名,给朝廷上了一个奏折《酌拟中国红十字会试办章程请旨立案折》,请求皇上批准。奏折说,中国红十字会自独立以来,经过建医院和办学堂,有了一定的基础,可以说初具规模。考虑到会务头绪繁多,又关系中外交涉,希望“派大臣作为会长,以昭郑重”,提出了“官派”会长的正式请求。这对中国红十字事业的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朝廷准奏,同意三大臣的请求。1910年2月27日发布上谕,“着派盛宣怀充红十字会会长”。盛宣怀因此成为朝廷“钦命”的第一任会长。
盛宣怀长期致力于慈善救助事业,是不折不扣的大慈善家、慈善界的领袖人物,1907年就被公推为中国红十字会会长,现在朝廷钦命他出任会长,可以说是实至名归,理所当然。盛宣怀信心满满,走马上任。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京虚数灵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苏ICP备2023024155号 ) | 公安备案号:32010402000195

GMT+8, 2024-6-1 17:35 , Processed in 1.14742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