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大学生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53|回复: 0

好吃的金陵汤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3 22: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温钏艺 于 2015-11-3 22:21 编辑



说起南京的特色小吃,老南京人会如数家珍般地一口气报出一大串令人馋涎欲滴的品名,诸如香干、臭干、回卤干;馄饨、锅贴、吊炉饼;桂花糖芋、蜜汁藕;汤包、年糕、豆腐脑;还有号称“金陵一绝”的鸭血粉丝汤等等等等。其实在我心目中,至今难以忘怀的仍然是久违了的鼓楼“鸡鸣汤包”。
“鸡鸣汤包”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蜚声金陵的鸡鸣酒家推出的一宗特色小吃。那时的鸡鸣酒家与享誉古城的大三元、老广东、马祥兴等一批老字号齐名。“鸡鸣汤包”也随着鸡鸣酒家的声名远播而名噪一时、家喻户晓。
鸡鸣酒家位于鼓楼广场北侧的鼓楼食品商店二楼,而鼓楼食品商店的位置就在今天的鼓楼绿地广场。那时,我家住在中山北路的公教四村,与鼓楼食品商店相隔也仅百米之遥。由于靠得近,再加上“鸡鸣汤包”巨大的声誉和诱惑力,鸡鸣酒家自然成了我们全家不时光顾的地方。尽管那时市民们的收入普遍不高,还受到计划经济的种种束缚,但每到节假日,还是有不少人忍不住要揣上好不容易省下的粮票、副食品券在鸡鸣酒家打打牙祭、解解馋瘾。
“鸡鸣汤包”有别于传统的老式汤包。传统汤包一般个大皮薄馅稀汁浓,出笼时汤包鼓鼓胀胀的象个充满水的袋子,轻轻一摇,半透明的包体晃晃悠悠、颤颤巍巍,品尝时必须遵循店家告诫的“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再吸汤”的吃法,否则一不小心不仅汤汁溅出烫人,还会玷污衣裤。而鸡鸣汤包却个头适中,不大不小,包皮不薄不厚,包内既有浓浓的汤汁又有成坨肉馅,兼备小笼包和汤包的特色和美味,尤其与众不同的是包子出笼时是倒扣着的,皱褶朝下。吃时既能吸到鲜香的汤汁,也能品尝到味美的肉馅,口感清爽微甜,不咸不淡、不油不腻。再配上店家提供的姜丝香醋,一客鸡鸣汤包下肚,即使有山珍海味,恐怕也不会再勾起丝毫食欲。
虽说“鸡鸣汤包”好吃,但能吃到嘴却实属不易。“鸡鸣汤包”之所以深得市民青睐,除了它有着独特的口味,无懈可击的内在质量,以及精湛的制作工艺外,还相对较经济实惠,很适合作为普通老百姓在当时社会现状下偶尔改善一下生活质量的消费选择。正因为如此,鸡鸣酒家每天都是门庭若市,“鸡鸣汤包”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于是,店家只能采取限时限量的供应办法。说来可笑,每当我们要去吃一次汤包,就得全家总动员,我和爱人必须抽出一人,一大早就去排队,直到有把握买到筹子,再安排其余的大人小孩去抢占座位。仅从这点就可见“鸡鸣汤包”在当时的红火程度。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鼓楼食品商店在上世纪末与毗邻的鼓楼百货商场、红霞绸布店、马祥兴、曙光电影院等一批老字号都被相继拆除了,“鸡鸣汤包”这宗名小吃也随之淡出了南京人的视野,成了古城市民们的遗憾和追思。
令人欣喜的是最近从报端获得信息,“鸡鸣汤包”终于有了传承,我由衷地祈盼这家小店能更上一层楼,重现昔日鸡鸣酒家的辉煌,让“鸡鸣汤包”再度红火起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京虚数灵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苏ICP备2023024155号 ) | 公安备案号:32010402000195

GMT+8, 2024-6-14 09:19 , Processed in 1.12325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