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大学生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74|回复: 0

红十字故事|中国红十字会首任会长——盛宣怀的故事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5-6 11: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


创建红十字会

盛宣怀对红十字会不会陌生。上海是盛宣怀的大本营和活动舞台,而上海也是红十字会登陆中国的桥头堡,尤其是甲午战争后,红十字启蒙运动在上海兴起,各大报刊宣传传播红十字知识,让国人了解什么是红十字会,红十字会是干什么的,中国应该创设红十字会组织,与世界文明接轨。对此,盛宣怀不可能闭目塞听,充耳不闻。不过盛宣怀与红十字的接触,则是在1900年。
1900年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在北方兴起,波澜壮阔。八国联军以此为借口,发动侵华战争,攻占北京,慈禧太后偕光绪皇帝出逃。
战争期间,盛宣怀主导“东南互保”,鼓动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与驻沪各国领事订立《东南互保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避免与八国联军发生正面冲突。
“东南互保”虽然与清政府向八国联军开战的旨意相违背,但的确使长江三角洲地区没有陷入战争的混乱状态。事后盛宣怀受到慈禧太后的称赞,说他是“不可缺少”的栋梁之才。
1901 年清政府任命他为会办商约大臣、办理商税事务大臣,协助吕海寰在上海与各国进行增加关税、改订商约的谈判。由此,盛宣怀与红十字会结缘。

也是在1900年,为了救助北方难民,在李鸿章支持下,盛宣怀领导上海慈善家发起成立了东南济急善会、中国救济善会,开展了大规模的救助行动。尤其是浙江湖州著名绅商陆树藩联络江浙人士在上海发起成立的中国救济善会,虽然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红十字会组织,但遵照国际红十字运动的基本精神,救护伤兵难民。这是国人自办红十字会的开端。
不仅如此,陆树藩高举红十字旗帜,亲自前往京津地区救援,把绅商难民通过海路载回上海,所用爱仁、安平、公平、协和、泰顺、新裕、普济、泰顺等号轮船,都是盛宣怀轮船招商局派出的,而且免费。在盛宣怀看来,这是人道盛举,他义不容辞。
正是有盛宣怀的支持,中国救济善会救回落难同胞5000余人,灵柩136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通过这次救援行动,盛宣怀对红十字会的“庐山真面目”有了新的认识。
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国际红十字的诞生得自于战争的强力推动,那场战争就是众所周知的1859 年发生在意大利的索尔弗利诺之战,瑞士人亨利·杜南途经此地,立即组织救护伤兵,拉开国际红十字运动的序幕。中国红十字会的诞生,同样来自于战争的强力推动,这场战争就是发生在中国领土上的日俄战争。
日俄战争,战场不在日本,也不在俄国,而是在中国。这真是世界战争史上的咄咄怪事!
原来,日本、俄国都是掠夺中国,将近代中国一步步推向半殖民地深渊的元凶。双方都想独占中国东北地区进而扩张殖民统治的“势力范围”,为此不惜一战。
1904 年,日俄战争爆发。东北大地,炮声隆隆,狼烟四起。
懦弱无能的清政府不仅无力阻止在中国领土上展开的这场帝国大战,还在日、俄和西方列强的蛮横干涉下,宣布“局外中立”,并将辽河以东划为交战区,放任日俄两军蹂躏践踏,堪称世界战争史上的奇闻。
日、俄两军对垒厮杀,无辜同胞惨遭荼毒,流离失所。战争中,日本、俄国红十字会救护队穿梭往来,救护伤兵。可是东北难民呢?


清政府宣布“局外中立”不能直接插手,中国传统的慈善组织如善会善堂能力弱小,有心无力,也没有资格进入战地。因为,在战争状态下,只有红十字会这一中立性人道救援组织才能得到交战双方的认可、尊重与保护,而中国没有红十字会,如何是好?
情急之下,以沈敦和为首的上海慈善家登上了历史舞台,把创建红十字会提上了日程。在沈敦和以及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的奔走联络下,1904年3月10日,中、英、法、德、美五国代表会集于上海英租界公共工部局,发起成立上海万国(“万国”就是“国际”的意思)红十字会。这标志着中国红十字会的诞生。


不过,细心的人会发现,上海万国红十字会组建的时候,官方没有“出场”。所谓中英法德美五国“合办”,中国方面,沈敦和等纵有豪气,但未经清政府授权,也无法代表“中国”。难怪德国商人禅臣行总理在成立大会上发出疑问:“中国政府亦将合力办理否?”说白了,中国政府是否参加?李提摩太马上作了解释,说:“中国政府未便与闻,盖恐违犯局外之义也。”那意思是说,中国政府不方便出面,因为宣布了“局外中立”,不能说话不算话,打自己的嘴巴。
虽说清政府不好公开参与上海万国红十字会的发起,但绝不会袖手旁观,谁都明白,再腐败的政府也不会任凭国土惨遭蹂躏、子民肝脑涂地而无动于衷。清政府有难言之隐,只能采取灵活变通的策略,充当“幕后英雄”。
史书记载说,“钦差”驻沪商约大臣吕海寰、盛宣怀和会办电政大臣吴重熹,遵照清政府的指示,与沈敦和、施则敬、任锡汾等上海绅商保持“热线”联系,鼓动沈敦和等与在沪英、法、德、美官商合力组建红十字会。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上海万国红十字会的发起成立,有清政府的“暗箱操作”。清政府没有出场,却在“幕后”指挥。上海万国红十字会迈出的每一步,都在朝廷的“掌握”之中。显然,吕海寰、盛宣怀、吴重熹“三大臣”就是清政府的代表。
中国红十字会创始人是一个群体,在官方就是吕海寰、盛宣怀、吴重熹,在民间就是沈敦和、施则敬和李提摩太。
盛宣怀就是他们中的发起人之一,而且起着关键性作用。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京虚数灵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苏ICP备2023024155号 ) | 公安备案号:32010402000195

GMT+8, 2024-6-1 16:13 , Processed in 1.09376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